七旬老人被撞索赔误工费,法院判了!

来源: 檀溪法庭 时间:2025-01-22 16:48:36


导 语

在当今社会,交通事故引发的赔偿纠纷屡见不鲜。当一位七旬老人遭遇车祸索赔误工费时,法院将如何定夺?让我们一同走进襄城区人民法院这起案件,探寻其中的法律裁决与权益保障。

 

案情回顾

在一个平常的日子里,75 岁的王大爷像往常一样,驾驶着电动三轮车行驶在道路上。而这时,黄某驾驶着小型货车,竟逆向行驶,与王大爷驾驶的电动三轮车迎面相撞。这一撞,两车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王大爷更是受伤严重。

事故发生后,交警部门迅速赶到现场展开调查。经认定,黄某负此次事故的全部责任,王大爷无责。受伤的王大爷随后住院接受治疗。这起事故不仅让王大爷身体承受痛苦,还带来了经济上的损失。王大爷为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将黄某及保险公司告上了法庭,要求对方赔偿此次事故导致的医疗费、车辆维修费、误工费等一系列费用。

 

审理经过

在案件审理阶段,因王大爷已 75 岁高龄,这使得误工费的赔付成为双方争论的焦点。保险公司认为王大爷年事已高,早已过了退休年龄,不应再主张误工费。

但王大爷对此并不认同,他向法院提交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以此证明自己平日里以务农为生,有稳定的劳动收入。同时,所在村民委员会也出具了相关意见并加盖印章,证实了王大爷家庭的年收入情况。

法院经审理认为,法律并未对误工费的主张作出年龄限制。王大爷虽已 75 岁,但在事故发生前,一直通过劳动获取收入维持生计。基于此,法院判决保险公司赔偿王大爷包括医疗费、维修费、误工费在内的各项费用。

然而,保险公司对一审判决不服,向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二审法院经过审理,最终驳回了保险公司的上诉,维持原判。如今,该判决已生效,且得到了自动履行。

 

法官说法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且对受害者年龄并无限制。在广大农村地区,许多 70 多岁且身体康健的老人仍在从事农业生产,王大爷便是其中之一。他虽已超过法定退休年龄,却未丧失劳动能力,一直通过务农获取收入。

随着我国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超龄劳动者仍活跃在工作岗位的情况愈发常见。他们通过劳动,不仅实现自我价值,也为社会创造财富。因此,他们的合法权益理应得到充分保障。法定退休年龄绝非劳动的终点,只要个人具备劳动能力,从事有偿社会劳动,因交通事故导致的误工收入减少,就应获得相应赔偿。

最后,法官在此提醒大家,交通事故发生后,当事人务必及时报警,并收集好相关证据,如事故现场照片、医院诊断证明、收入证明等,为后续索赔提供有力支持。同时,保险公司也应积极履行赔偿责任,让受害人能够及时获得应有的赔偿,感受到法律的公平与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