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90后干警的执行日志
2021年对于我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经历了五月份参与“减假暂”问题案件的排查,六七月份一人兼任两名书记员兼法官助理的困难时期;8月份又因为工作需要,我从审判辅助岗位又调入执行岗位工作。作为一名女性,能否胜任这项工作,我的内心是忐忑不安的,一方面:严重缺乏执行工作经验。在法院工作的2年中,我从未接触过执行工作, “执行难,难执行”,“风里来、雨里去,哪里困难去哪里”是执行工作和执行法官留给我的初印象;另一方面:案件量大,时间紧、任务重。
8月份刚到执行局,我要面对的就是堆积如山的卷宗:之前执行法官交接的118件案子,新分38件案子,这156件案子压得我喘不过气来。因为对之前案件的案情、执行情况、当事人参与情况缺乏了解,执行工作根本无法展开。向原承办人询问案件进展、跟当事人打电话了解案情成为了刚到执行局工作的日常。一方面要不停地学习执行规定,一方面要不停地接待当事人,这种情形下的我感到了迷茫和不自信,我不知道自己能否做好一名执行员,不知道自己能否走出这种困境。
在执行局的一个月中,我共计接待当事人93人次,结案25件,其中:执行完毕6件,达成和解长期履行6件,终本13件。简单的数字背后是不简单的工作,记得在9月14日那天上午,我同书记员郑星前往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向当事人交付房屋一套,在交付房屋之前我们多次同被执行人的妻子联系希望对方能够把房屋钥匙交到法院来,对方随即开始不接电话,我们又跟之前的承办人联系,由原承办人来联系被执行人的妻子,经过多次的电话沟通,在出发前总算拿到了房子的钥匙,向当事人交付了房屋。紧接着的14日下午,由执行法官余华带队,联合法警队前往卧龙镇扣押涉案车辆,在找到车辆,准备拖走期间,被执行人父亲冲入执行现场,严重扰乱执行秩序,旁边围观的群众也越来越多,余法官当机立断对扰乱执行秩序的案外人采取了强制措施,成功将涉案车辆扣押。
执行工作前路漫漫,随着案件数量的逐渐增加,接待当事人的人次逐渐变多,我也一路成长,从最初的迷茫不自信,到现在的信念坚定,有条不紊。在未来,面对失信被执行人更要敢于亮剑。
作为执行岗位的新生力量,愿与各位同仁一起披荆斩棘,勇挑重担,为襄城法院的执行工作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